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8篇
  免费   435篇
  国内免费   207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61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69篇
内科学   176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560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332篇
  1篇
中国医学   1111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172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8篇
  197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3例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均开展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6 min步行试验(6MWT)距离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LVEDD和LVE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尼可地尔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延长6MWT距离,减小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效果优于单纯尼可地尔治疗。  相似文献   
52.
目的: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海马益智方提取工艺。方法:以远志酮Ⅲ和3,6'-二芥子酰基蔗糖含量及复方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以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作为考察因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海马益智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选得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2次。验证试验中预测综合评分为98.66,而实际综合评分均值为97.34,与预测值间的差异较小。结论:优选的海马益智方提取工艺稳定可行、重现性良好,可为海马益智方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建立猪苓配方颗粒质量评价方法,综合评价不同厂家产品质量均一性和稳定性。方法 采用HPLC以Shim-pack GIST C18-AQ (4.6 mm×150 mm,3 μm)为色谱柱,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50 nm (0~3 min)和250 nm (3~35 min),柱温30℃,构建不同厂家猪苓配方颗粒指纹图谱,指认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采用相同HPLC测定4种活性成分含量,对16批样品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结果 猪苓配方颗粒指纹图谱共标定14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6个成分,分别为2号峰(尿苷)、4号峰(鸟苷)、6号峰(腺苷)、12号峰(猪苓酮B)、13号峰(猪苓酮A)、14号峰(猪苓酮C);16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609~0.982;聚类分析将全部样品分为2大类;鸟苷、腺苷、猪苓酮B、猪苓酮A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9 7;仪器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2%,99.32%,99.56%,99.15%,RSD均<3%(n=6)。16批样品中,鸟苷、腺苷、猪苓酮B、猪苓酮A含量分别为6.326~28.006,13.392~44.058,10.324~30.335,9.270~26.964 μg·g–1结论 不同厂家样品存在较大的质量差异,本研究建立的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全面、准确评价猪苓配方颗粒内在质量,为整体提升该药品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55.
56.
57.
探讨续苓健骨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转录组机制。方法 选取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续苓健骨颗粒试验组及骨化三醇对照组。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及安全性指标。取6例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进行转录组测序,另选6例健康组作为对照,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行KEGG分析。结果 完成病例:试验组27例,对照组27例。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30 %,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8 %(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腰脊刺痛、下肢痿软等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保持稳定或呈现上升趋势。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转录组测序:试验组治疗前、后有319个差异基因;试验组治疗前与健康组有598个差异基因,其中19个差异基因(包括FOSB、H4C2、RAMP3等)在治疗后其表达显著改变。KEGG分析结果表明,FOSB参与破骨细胞分化、IL-17信号通路。结论 续苓健骨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疗效优于骨化三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OSB、RAMP3、H4C2基因及FOSB参与的破骨细胞分化、IL-17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紫丹银屑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血虚风燥证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17(IL-17),IL-22和IL-23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16例患者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紫丹银屑颗粒,4 g/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所有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记录复发情况。于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结束后1,2,3个月进行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记录复发时间。进行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和瘙痒程度视觉模拟(VAS)评分,检测治疗前后IL-17,IL-22,IL-23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SI,DLQI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84.4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3个月的随访期间,观察组复发率为40.74%,低于对照组的63.26%(P0.05);观察组平均复发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7,IL-22,IL-2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紫丹银屑颗粒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血虚风燥证寻常型银屑病,能减轻皮损和瘙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稳定病情,降低复发率,同时可调节血清IL-17,IL-22,IL-23等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59.
目的:优选培元颗粒的处方与成型工艺,为该方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颗粒成型性、吸湿性、流动性为评价指标,优选培元颗粒的处方组成和成型工艺参数,并对培元颗粒的水分、流动性、堆密度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培元颗粒的最佳处方与成型工艺为干膏粉-糊精-可溶性淀粉(5∶3∶3),以90%乙醇为润湿剂,湿法制粒,60℃干燥1 h。收率、水分、休止角、堆密度及临界相对湿度分别为95.78%,5.08%,30.73度,0.526 g·m L-1,70%。结论:优选的培元颗粒处方与成型工艺合理、可行,颗粒剂的水分、流动性、堆密度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27例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116例)与对照组(111例)。治疗组予中药配方颗粒剂(复方黄芩汤或复方仙麦汤),对照组予中药饮片汤剂(复方黄芩汤或复方仙麦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血压值(SBP、DBP)、血压达标率、中医证候积分及用药安全性。脱落、剔除病例共26例。疗程4周,采用非劣效检验分析两组在诊室血压平均下降水平、血压达标率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差异性  结果:①试验期间,符合FAS集225例,其中治疗组115例,对照组110例;PPS集201例,其中治疗组99例,对照组102例。②在FAS与PPS集中,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SBP与DB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SBP与DBP水平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劣效检验成立。③组间治疗后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组间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剂治疗1、2级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并不劣于传统中药饮片汤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